15年前,當國内私營企業正處在百花盛開的黃金時期,陳澤枝毅然放棄了省級科研單位的“鐵飯碗”,與另外兩個股東一起創建了嘉園環保。
嘉園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枝告訴記者,“嘉園”的命名,源自于當年世界環境日的口号“地球,我們的家園”。
研發有機廢氣處理裝置
陳澤枝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福建省環保設計院從事科研工作。2002年他辭職下海時,許多人對此舉不可思議。陳澤枝卻認為,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環保産品,把環境理念傳遞到更遠區域,他必須去“冒險”求變。
學的是環保專業,研究的是環保領域,銷售的也是環保産品,陳澤枝十分專一。
上個世紀末,福建省制鞋業正處在**時期,甲苯、二甲苯等有機廢氣污染嚴重,在那時陳澤枝就已成為省内降服“三苯”有機廢氣處理領域的專家。嘉園環保創建後,他更加大了對有機廢氣處理裝置的研發力度。
2004年,公司研發的JY系列有機廢氣淨化處理技術日臻成熟後,開始向市場推廣并一炮打響,大大解決了福建省内制鞋、化工等衆多企業在生産過程中釋放出的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環境、威脅工人健康的問題。
陳澤枝說,許多廢氣毒性很強,他們研制的環保裝置可使廢氣濃縮10~20倍,然後通過高溫燃燒使有毒氣體變成水和二氧化碳。在一些化工廠,專門定做的廢氣處理裝置可利用活性炭吸附廢氣,進行回收變成生産性原料,廢氣的回收率達到80%以上。公司在國内處于**地位,多年來保持同類産品國内第一的市場份額。
雖然,有機廢氣處理裝置每年可給公司帶來幾千萬元的收入,而作為新興的環保産業,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陳澤枝深刻認識到,環保産業領域廣闊,環保研發和創新的腳步不能停止。
在陳澤枝的帶領下,公司高度集成人力資源優勢,與中科院生态環境研究所、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等國内**科研機構聯合建立了研究開發中心,全面負責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開發,先後承擔并出色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産品計劃、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省區域科技重大項目等各項科研任務。
如今,陳澤枝的公司已擁有40餘項國家**,知識産權體系建設完備,核心技術“JY-C型有機廢氣淨化處理技術”,被确認為國家重點環保實用技術(A類),“JY-UFA型垃圾滲透濾液治理技術”,被确認為國家重點環保實用技術(B類),并榮獲福建省優秀新産品獎,被認定為福州市名優地産品,企業知識産權體系完備,技術優勢明顯。
與此同時,公司還擁有了國家環境污染防治工程(廢氣、廢水)專項設計和國家環保設施運營(廢氣、廢水)專項運營“雙**”資質,以及福建省環境污染防治工程專項施工企業資質。企業還分别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OHSA18000職業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完成63項綜合廢水治理項目
10多年來,陳澤枝率領的科研團隊成功地完成了國内63項大型綜合廢水治理項目,這些項目除個别是BOT項目外,更多的是“交鑰匙”工程。特别是所研發的垃圾滲濾液治理技術,已成功地幫助福建漳州、福安以及省外的江西上饒、廣東惠陽、安徽巢湖等地,建立了垃圾滲濾液處理站。以2006年在廣東陽江垃圾處理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為例,這個工程獲得了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頒發的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示範工程稱号。
陳澤枝認為,要提升嘉園公司在國内外市場的競争力,就必須把目标鎖定在華的世界500強企業,敢于為财富世界企業争做**的環保工程,以此來檢驗嘉園公司的産品質量。
為拿下上海市場,陳澤枝與白貓、紫江等上海企業進行了多次商談,力薦自己的環保技術與産品。曆經幾個月的苦熬,*終通過了上海環保專家的鑒定,嘉園環保的産品*終被财富世界企業所認可。
由此,馬士基、凸版印刷等世界500強企業,也相繼購置了嘉園環保的環保設備。
此外,嘉園環保還與瑞典一家公司合作研發焊接煙塵處理技術。“造船、集裝箱車輛生産過程中,焊接時會産生有毒煙塵,毒煙會進入焊接工人的肺,成為健康殺手。”通過安裝移動式的焊接煙塵處理裝置,不但可以直接吸收毒煙,還變成無害氣體排放。靠着這種淨化裝置,嘉園環保的産品成為丹麥馬士基,香港中集集團、中遠集團的“常客”,也使嘉園環保以每年40%以上的業績增速飛速發展。